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的教育官員正考慮對中小學教材進行一些修改,增加與中國哲學和文學有關的內容,教育專家說,這一舉動與政府最近強調中國文化遺產的行動有關。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6日引述新華社報道,上周末在成都市的一個年度教育會議上,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告訴記者,該機構已經對中國的語文教材進行了修訂,將國學內容的比重從目前的25%增加到35%。國學指的是涉及中國文化的學問。
  曾擔任教育部發言人的王旭明說,新修訂的教材已送教育部審批。他說,如獲通過,這批教材將於明年9月開學時進入學校課堂。儘管中國有許多教育出版機構,如語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這些機構被普遍認為是教輔材料的主要出版機構。
  報道稱,這些修訂提議似乎反映了有關傳統文化對中國當代民族身份的重要性的看法的更大轉變。
  王旭明說,修訂工作是從2013年9月開始的。正是在那個月,他在新浪微博上發表的一些言論引發了熱議。他呼籲小學取消英語課,更加重視國學。
  他寫道,由於教學質量低,漢語教學和學習“滑坡”的情況正在日益加劇。他接著說:“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提高國民語文應用能力已經迫在眉睫。”
  報道說,長期以來,對青少年漢語能力的擔憂一直是全國性討論中的焦點。去年,北京市提出,要改革高中生參加的大學入學考試,即高考,降低英語在考試中的權重,更加強調語文的重要性。
  考慮到王旭明的政府背景,以及語文出版社國有機構的身份,一些教育專家說,這些修改提議很可能得到批准。不管怎樣,這些修改看起來與習近平上個月關於藝術的角色的講話是一致的。習近平把中國傳統文化稱作中華民族的命脈,以及“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的是,如果這些教材修改意見被批准,現有教材中的哪些部分可能會因此被刪除,讓位於新增的傳統文化內容。但專家稱,目前而言,最緊迫的問題是要理解“傳統文化”究竟指的是什麼。
  “教材中一直包含了許多古典文化,因此這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葉開說,他2011年出版過一本與中國語文教育有關的書。“問題是:他們會選擇強調什麼?中國傳統文化有太多源頭。”
  報道說,在呼籲加強對中國文化關註的行動中,語文出版社並非孤例。據新華社報道,另一家主要的教材出版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表示,明年將推出更加重視古典詩詞學習的新版小學語文教材。
  
  【延伸閱讀】美國學生當“中國娃” “挑戰”中國文化圖為美國學生玩跳繩。 李洋 攝圖為中國教師指導“洋學生”學校書法。 李洋 攝圖為"洋學生"們的書法展示。 李洋 攝
  中新網石家莊11月3日電 (李洋)一群“洋學生”一招一式地打著太極拳,利用午休玩跳繩、踢毽子,跟著中國教師學習書法,這一幕幕不是電視中的情景,而是發生在石家莊市第42中學。
  3日,來自美國桔子中學的學生們來到了石家莊市第42中學的校園,從太極拳到中國傳統游戲,從漢語口語課到學習中國書法,這群“洋學生”當了一天的“中國娃”。
  當日上午,美國學生認真地觀看了太極拳老師的演示,跟著老師學習打太極,他們模仿著太極拳的一招一式,十分投入。
  17歲的美國女孩RUDOWEVAABIGAIL說,她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這是她第一次學太極拳,“太極拳動作柔和,和我想象中的武術不一樣。”
  “高盼老師告訴我們,太極拳的一招一式中都有中國功夫的精髓。”RUDOWEVAABIGAIL說,她想儘快學會打太極,回國後每天練習,強身健體。
  在下午的書法課上,書法教師郭斌對他的“洋學生”講到,書法是一項長期愛好,不能急功近利,學習書法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沒有捷徑;學習書法不僅可以提高審美品位,而且可以修身養性。講完這些後,郭斌在宣紙上揮毫,用楷書寫下了“中國歡迎你”五個大字,一下點燃了在場所有美國學生的興趣。
  17歲的美國女孩ROTHRAVENJULIA說,漢字很難寫,在學習用毛筆寫漢字時,老師幫助了她,告訴她怎麼用毛筆,“我很開心”。
  美國男孩BONEBRAKECURTISSTUART說,他會寫漢字,但是不會用毛筆寫,“感覺很難,但是老師說我寫得很好。”
  在採訪中,16歲的BONEBRAKECURTISSTUART向記者透露,利用午休的時間他和同學們嘗試了中國的傳統競技游戲,跳繩、踢毽子,“太有意思了”。
  美國女孩SEVERINSHAYNAMICHELLE告訴記者,踢毽子很有意思,但是很難,“我試了很多次,也終於成功了。我很喜歡跳繩,我在跳,我的朋友給我數著,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完)
  (2014-11-03 19:08:10)
  
  【延伸閱讀】美國學校玩轉浸入式華文教育 語言是競爭力的關鍵老師正在對學生進行指導(美國僑報網援引紐約時報)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道,每個工作日的早晨,英華學院(Yinghua Academy)外停靠著很多橘黃色校車和私家車。這所位於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東北部的學校,是美國第一所公共資金資助的浸入式華文教育(指用中文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特許學校,教授從幼兒園至8年級的課程。
  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6日報道,早上8時45分鈴聲一響,很多小學生沖入色彩絢麗的教室,迫不及待地開始晨會。晨會上,學生們可以用普通話隨心所欲地交談。同時,兩個年級的學生在體育館做中國式早操。
  9時15分,學校氣氛恢復平靜,正常的教學已開始,課程包括數學、閱讀、社會科學、歷史和科學。教師用普通話教學,在提出問題後,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舉手回答,但沒有學生會搶著發言。
  教務處主任連魯藝(Luyi Lien,音譯)稱:“我們的教育傳達了東西方的傳統。”連老師試圖在東方的紀律性與西方的趣味性中找到平衡。
  從2006年建校到現在,連魯藝一直推動英華學院的發展,建校之初學校只有76名學生。今年秋天開始的新學年,學校學生達到660名,所有學生都免學費。英華學院計劃,2021年學生數量達到學校的最大容量800名學生。
  英華學院的師生比例為1:10,78%的教師獲得高級學位(學士學位以上的學位),3名教師擁有博士學位。大多教師畢業於美國大學。值得註意的是,所有教師都在美國接受過培訓。
  全美境內的常規學校共提供175個浸入式華文教育項目,本學年就新開設了18個類似項目。英華學院是眾多提供浸入式華文教育項目的學校之一,但又和別的學校不一樣。
  其它學校同時提供中文與英文課程,但在英華學院,從幼兒園到4年級的全部科目均用中文教學。5年級到8年級開始融入英文教學。
  完全浸入式學校將培訓學生具備深層次的文化理解力和更強的語言技巧,特別是在閱讀與寫作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學生在8年級真正獲得雙語技巧,更接近完美水平。”連老師說。
  哈蒂·邦茲(Hattie Bonds)的兩個兒子都在英華學院學習。她表示,自己的大兒子在幼兒園待了一個星期,就會回家教3歲的小兒子用漢語數數。
  研究顯示,早期浸入式教育能夠帶來更大的認知優勢。在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高級語言研究中心工作的特拉·福瓊博士(Tara Fortun)表示,這些學生更善於解決語言問題,能夠更好地選取相關信息,具備良好的聽力水平。
  在英華學院,47%的學生為亞太裔,白人學生占比46%。
  浸入式華文教育明顯已成為美國的普遍現象。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華文早期語言與浸入式教育網絡(Chinese Early Language and Immersion Network)負責人王姝涵(Shuhan Wang,音譯)表示,明州是浸入式教育中一顆“隱藏的寶石”,其它成就斐然的州包括猶他州、加州、特拉華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與北卡羅來納州。
  英華學院學生初中畢業後,會進入不同的高中學習,眼下他們也能夠選擇是否繼續學習中文。連女士已在2014年9月開設網絡在線課程。“這些學生將在全球市場處於有利地位。語言是他們競爭力的關鍵部分。”福瓊說。(編譯王青)
  (2014-10-28 10:40:09)
  
  【延伸閱讀】外國學霸們如何征服漢語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外國學生在練習毛筆字
  不管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否真為學習漢語的國際友人,但對於中國漢語的一字多義、一音多字和各種不能理解的固定搭配等等難題,很多學習漢語的外國留學生都遇到過,可是都擋不住他們對漢語的熱情。有人不禁好奇,外國人學習漢語究竟是否如此困難重重呢?我們不如聽聽外國“學霸們”是如何征服漢語的。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 陳雪蓮 特約撰稿 柳美彤 發自北京
  郭明捷(印度):做中文導游,在實踐中磨練
  郭明捷來自印度,印度名字叫莫提(Monty),是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博士一年級留學生。郭明捷的漢語說得相當流利,聽起來一點兒也不吃力,除了那張特征明顯的印度臉,和他交流感覺就像在跟地道的中國人說話一樣。
  在大學本科和碩士階段,郭明捷就在印度最好的大學之一尼赫魯大學學習漢語,如今又來到北京繼續攻讀漢語博士學位,算起來,他學習漢語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
  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的中文系堪稱是印度最好的中文系,郭明捷有幸受教於該中心主任迪帕克(中文名叫狄伯傑)。迪帕克教授的漢語就說得非常流利,而且他的中文課程內容廣泛,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經濟、政治等內容。他認為中國和印度在很多方面有共通之處,因此他經常在課堂上將中印兩國的情況比較說明,也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以此提高學生的漢語口語水平。郭明捷對中國文化歷史等國情的瞭解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積累的。
  在學習漢語的道路上郭明捷也曾因為“覺得漢語太難學了”而向母親訴過苦,但他還是堅持下來,而且學得非常刻苦。每天他都要看十七八個小時的中文書。“在印度學習時,主要是通過閱讀和寫作來習得中文,我的書面中文造詣比漢語口語好多了。”郭明捷有些自豪地說。
  課餘,郭明捷還會看大量的中國影視劇。此外,從大二開始他就在印度新德里、齋普爾和阿格拉等旅游熱門地點做中文導游,這對他的漢語水平提高非常有幫助,“我還記得第一次在新德里著名的蓮花廟給中國游客做導游時,我緊張得不得了,幾次跑到洗手間里不肯出來,我不停地給自己打氣。”
  對他而言,學中文最容易的部分是漢字,他常常會看那些形態各異的漢字看得入迷,甚至還會在有空的時候練習一下毛筆字。他感嘆:“漢字很美。”而對他來說最難的部分就是漢語的聲調,很多外國語言都沒有聲調,因而外國人說漢語容易說得“陰陽怪調”。
  郭明捷的漢語聽力和口語得到極大提高是在讀碩士第二年時來中國後,“那是2012年至2013年,我第一次來中國北京語言大學交流,非常興奮。”“我請了一個中國學生當我的中文家教,我們用到的教材是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的《漢語發音的聲調》,她會及時糾正我的發音,我們還能聊一聊中國的日常生活。”
  現在郭明捷除了每天堅持看一本書,例如《對外漢語教學課程論》,還會抽空去北京的酒吧跟中國朋友聊天喝酒,他坦言,現在還需要努力提高中文詞彙量,希望自己最終成為一個“中國通”。
  郭明捷說,學中文改變了他的生活。他從大學起至今,只要有時間與機會,都會去印度的景區擔任中文導游。在印度,這項工作收入頗豐,在工薪階層平均工資為每月兩三萬盧比(約合人民幣兩三千元)的印度,導游郭明捷每月能賺3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3萬元),“我是家裡賺錢最多的人。”他現在還做一些售賣印度香料與工藝品的生意。“生意還不錯,其實這些都是中國人教我做的,中國人告訴我他們需要什麼印度特產。我想畢業以後從事中文翻譯、導游以及中印貿易,這個前景非常廣闊。”
  “學漢語最好找中文家教,或者多跟中國人聊天。”他總結道。
  金賢洙(韓國):張貼小廣告尋找中文老師
  現在中國人民大學攻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的金賢洙當年差點就在韓國當了老師,是父親對中國熱切關註和前景的看好改變了他的想法。
  2004年,儘管已經參加了韓國的高考,但在多番考慮之後,他仍然選擇背上行囊來到了中國。從一個半句中文不會的韓國高中生,變成現在說著流利中文的“中國通”,金賢洙在剋服語言問題的路上可謂是身經百戰,智計百出。
  2005年的他還是漢語菜鳥一隻,當時也還沒交到什麼朋友,每天出門都會帶上電子詞典和紙筆,以備與人交流時隨時拿出來查字典和寫寫畫畫。而大一、大二在中國人民大學讀書期間,金賢洙上課往往也只能聽懂十分之一,於是他每次上課都搶坐前排,用錄音筆記錄之後再詢問同學和老師。不過慶幸的是,所學課程的教材基本都有韓文版,這使他並沒有因為語言而影響成績。儘管如此,每逢學校綿延一個月的考試周他就倍感煎熬,因為不僅要背大量的專業知識、理解課程內容,還要剋服語言問題,保證答題得分。更讓他感到不平衡的是,每逢年前考試周,他在韓國的親朋好友都會歡度聖誕節,父母也常常在打電話關心“兒子準備怎麼慶祝”的時候發現他正坐在空蕩盪的教室里,“咬牙切齒”地跟書本作鬥爭。
  為了短時間提高漢語水平,金賢洙做過很多嘗試,其中就包括在校園內四處張貼小廣告為自己尋找中文輔導老師這一“壯舉”。為了滿足自己對漢語不同方面的需求,他陸續聘請過自己同專業的師兄師姐,解答有關管理學的課程問題;聘請過歷史學系的研究生,給自己上最感興趣的中國曆史課;還聘請過首都師範大學的學生幫助自己練習口才,提高演講技能……這一系列嘗試幫助他的漢語水平快速提高,他還曾在央視舉辦的“漢語之星”演講大賽上獲獎。面對這一切,他仍不滿足,還希望今後有機會可以為自己找到一位中文老師,為自己講解報紙新聞背後的中國社會背景。
  除了日常用的白話文,他對中國古文也相當感興趣,孔子的《論語》,老子的《道德經》,還有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菜根譚》等都是他的睡前讀物。“儘管有大半看不太懂”,他坦承自己是找到白話文翻譯版來讀,不過“感覺每天晚上翻看一段,回想自己一天的所得所失,心裡就會平靜很多。不是有句話叫‘吾日三省吾身’嗎?”
  米卡拉(南非):在網上找語伴“互助”
  在《光明日報》“中國夢”徵文中,一篇《一個南非姑娘的中國緣》語言簡練,邏輯清晰,流暢卻又充滿美感。這篇文章的作者叫米卡拉,對於來自南非的她來說,中國曾是世界上最遙遠、最神秘的國家,某天她偶然地看到了一本《國家地理》雜誌,雜誌中有一張中國的照片,照片中一個上海姑娘打著油紙傘,美麗而優雅。從那時起,這個南非小女孩深深地被中國吸引了,而漢語,為她打開了瞭解中國的窗口。
  提起漢語,米卡拉也是有愛有恨。經過兩年的國際漢語教育正規學習之後,她瞭解了更多中國文化,也基本可以與人交流,但也常常因為有聽不懂的詞彙和句型而頭疼萬分。
  她學會的第一個漢語詞彙是“沒有”,可是一直記不住發音,只好把這個音和荷蘭語中的“沙拉油”聯繫在一起。在學習之初她覺得開口說話最重要,於是拼命練習口語,結果發現自己的漢字閱讀和寫作能力變弱,以至於在聽課和閱讀時碰到陌生詞彙都要立即查字典,這是她目前漢語水平提高的兩大難關。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她身上。米卡拉說,有一次正上課,老師看到下麵很多學生在看手機有點生氣,結果發現其實這些外國留學生其實都是在用手機上的字典APP查聽不懂的詞語。
  米卡拉抱怨說:“聲調和語法好難學,‘號碼’和‘好嗎’完全是一個詞啊,還有中文里沒有時態概念,我每次開口說話前都默默提醒自己記得轉換語言思維。”她的母語是英語,還學習過南非荷蘭語,語系之間的差距讓她深深感到:“一個西班牙人去法國六個月能學會法語,但是去中國,六個月絕對不夠。”
  為了學好漢語,她在南非時還通過“Mixxer”這個專門認識語伴的網絡平臺結識了中國的語伴,兩人經常skype聊天,互相學習,練習口語。而和她關係最好的林關勇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華裔,母語是印尼語。
  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的時候,兩人默契非常,有聽不懂和表達不清楚的意思就用英語互相解釋,這才使採訪順利進行。而生活中,正因為兩人一個口語較好,一個詞彙量較大,經常搭檔出門買東西,還能開口討價還價,滿載而歸。上個星期米卡拉想去南鑼鼓巷買一款外國化妝品,林關勇陪她一路問,一路查地圖、查字典、問路人,繞過大街小巷,花了一天的時間,最後竟也在人滿為患的格子鋪里找到了心儀的商品。
  伴隨著漢語而來的是她對中國文化習俗和中國式思維的認識和同化,而這種變化是由她南非的朋友發現的。有一次,她回南非過聖誕節,大家圍坐一桌,喜樂融融,她習慣性地為朋友們夾菜並請他們多吃點,千萬不要客氣,這種有別於南非人習慣的夾菜行為和禮貌性的寒暄使得她的親人朋友們驚訝萬分。  (原標題:外媒:中國重修語文教材 擬增國學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w38iwnqf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